大明英华_126章 小殿下朱以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6章 小殿下朱以派 (第2/5页)

税,但朱寿鋐能在衣食住行上反哺给在地百姓,已经算老朱家成千上万宗藩泥石流里的一股清流了。

    郑海珠于是向驿长道:「好,我们定去看看那座泗河大桥。」

    又问:「对了,孔府在曲阜,孟子的故里可是在邹城?离府城远否?」

    驿长摆手:「不远不远,就在泗水河东边十里地,你们看到一座柴炭山,就到了。那小山是给鲁王府专门供薪炭的。」

    郑海珠顿觉欣喜。

    太好了,明代的兖州格局,与后世果然有差别,鲁王府离邹城竟然这么近。

    郑海珠问起邹城,当然不是出于寻访孟子故居的怀古雅兴,而是因为,后世来的她,很肯定地知道,邹城有煤矿!

    孟子他老人家说,人人皆可为尧舜。

    郑海珠对自己说,尧舜先要找到矿。

    ……

    匆匆用过午膳,郑海珠就打发穆枣花和李大牛两个情报员,搭个大车,去邹城柴炭山探探路。

    她自己,则与吴邦德和许三一道,去拜见张岱的父亲,鲁王府长史,张耀芳。

    鲁王府毕竟是亲王级别,坐北朝南的宫阙亦是好一番恢弘气象。

    殿堂楼阁的用色,皆是和天子皇宫一样的朱红与大青绿,就连柱子、檐廊上的祥云都一样,无非爬在上头的不是龙,而是没有两只角的蟠螭,以示比皇帝低一个级别。

    王府南大门正对着宽阔的御街,远眺兖州府的南城门。

    御街两旁,与宋时开封府的御道一样,挖有河池,河畔遍植垂柳,水中种养菡萏。

    这个红销绿隐的深秋时节,因恰逢鲁王妃寿辰,御街两边扎了无数绢花。

    御街尽头的钟鼓楼下,更是搭起了好几个大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