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68章 回京 (第1/4页)
事实上,赵桓非常焦虑。 东北已经打下来大半年,唐恪却在那里对那些百年大地主和吃人不吐骨头的贵族们施行怀柔政策。 若不是安插了一个李崇光在那里,赵桓真的怀疑,刚刚打下来的地方,就会变得尾大不掉,甚至随时复国。 赵桓对唐恪的工作非常不满意。 看了无数封唐恪的奏疏,赵桓终于还是下定决心将唐恪召回京师。 唐恪这人性子比较慢,的确不适合东北那边的局面。 原先赵桓还想着将他支开,让虞允文在中枢好好发挥,顺便以唐胖子柔和的性格,可以均衡一下东北的局势。 现在看来,局势比自己预料的要严重一些。 虞允文在中枢也站稳了脚,东北现在缺一个杀伐狠辣的人。 这让赵桓想到了性格比较刚直的李纲。 李纲这些年在枢密院,做得非常稳。 对大宋军政改革的推动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按理说,将李纲放到东北,的确是委屈了他。 不过,现在这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赵桓便舔着脸请李纲吃了一顿火锅。 “李相公,朕睡不着觉啊。” “官家有何忧愁,臣愿意为官家分担。” “西北战事已起,东北交子流通又异常缓慢。” “东北之疾,在于旧贵,诚如官家在《经济论》中所言,生产资源和资本大部分掌握在少部分有权力的人手中,很容易出现巨大的贫富差距,富人们会将钱财储存起来,民间流通的钱自然就少了。” “李相公所言极是,这正是朕所忧之处,当如何解决?” “自然是对症下药,将掌握了绝大部分生产资源和资本的少部分人拿出来晒一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