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五章挑拨 (第3/4页)
的话自然是有道理的,这里的商贸过于依赖时家和韩家。 这两个在完颜宗磐的新政之下成长起来的商贸家族,控制了铁、煤、丝绸、茶叶、粮食、运输等各行各业。 这也是赵桓一定要弄死他们的原因。 强大的中央政权下,是不允许地方有私自的另一套体系和势力的。 赵桓沉思想了想。 实际上这段时间,他都在这个问题上就两种处理方式有些纠结。 直接把人强行牵至东京城,辽地必乱,又横生枝节。 不放到眼皮子下面,心里又不踏实。 最终,赵桓还是觉得采取唐恪的意见。 反正李崇光这种铁血将领在这里,就算时家和韩家要搞出什么幺蛾子,用刀剁成渣渣就可以了。 除了给唐恪压缩时间以外,皇帝基本上同意了唐恪的建议。 例如两年之间,在上京、沈州、显州和丰州等地,各自修建3座小学,各自设立知府辖制,从幽州府招募商社,面开发关外与关内的商贸往来,并且对前往上京、沈州、显州和丰州从商的商人进行政策上的扶持。 为了解决皇帝心中的忧虑,唐恪建议先将这几个地方的矿产开采收归朝廷工部,又严令禁止民间私自走私盐铁,以及严查商社资质。 如此一来,各种麻烦自然就找到了时家和韩家头上。 刚开始,就能剥时家和韩家一层皮下来。 朝廷收归后,设置专门的国有商社入驻辽东,扶持朝廷商社,来牵制韩家和时家。 一旦商贸顺利衔接过来,再对韩家和时家动手也不晚。 赵桓听得甚为满意。 说服了皇帝,唐恪一颗悬着的心也找个地方稍微落下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