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_第三百八十三章赵官人的良田和牧场(第二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三章赵官人的良田和牧场(第二更 (第3/5页)

薯和土豆开卖后,生意会特别好,至少不会像赵官人以为的那样。

    但赵官人却对红薯和土豆非常自信,他把牛家村的田都报下来了,而且还雇佣了不少人。

    万一卖不动,就基本上陪完了。

    赵桓下马,走到田里去看了一转,表示很满意。

    这些田他也想好了,专门种红薯和土豆,反正那种作物生命力顽强。

    冬天的时候就搭大棚,宋代民间是有搭大棚的技术的。

    在帛上涂一层油变得不透气,被外界阳光照射后,不容易散射,这项技术,从秦朝开始发端,到宋朝已经比较成熟了。

    赵桓做这件事,并不是为了赚钱。

    他是皇帝,靠种田赚钱能有什么用?

    改制分为三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还有一种是双向的。

    朝廷现在被赵桓逼得自上而下改制,但毕竟朝廷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组织,要将事情落到实际处是非常难的,效率是非常低的。

    朝廷能做的是把控宏观层面,制定规则,进行监督和审查,权衡大局。

    但真正要生产出东西来,在基层迅速做出改变,并且有成效,是需要依靠民间的力量的。

    成立永盛商社就是出于这个目的。

    现在永乐粮铺,也是出于这个目的。

    粮价还需要再降低,就由永乐粮铺来搅局好了!

    红薯这东西,易管理,好种植,量大,好吃,能很好保存,而且能作为主食。

    视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