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二二章 凯旋门 (第5/5页)
从普鲁士京城柏林之勃兰登堡门上头拆下来的。 另外,这位拿破仑一世,为炫耀武功,还修了一座顶高、顶大的“凯旋门”——费无数人工,前前后后,断断续续,花了近三十年的时间,方才最终完工。 于是,有人说,一来呢,咱们很应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打败法国人之后,除了叫他们将圆明园的宝贝都还回来,还要将法国人的宝贝,也搬到中国来! 这座“凯旋门”,大约是法国人最好的宝贝之一了,拆开来运到中国,大约不大现实,那就“聊具意思”——咱们自个儿依样画葫芦搭一座,以示“法夷国门已为天朝所据”! 二来呢,既为“凯旋门”,亦可以之庆祝苏窦山大捷——应景的很嘛! 这个主意说了出来,好事者纷纷叫好,“师范馆”的学生,颇有些家里头做生意的,不缺银子,你十五两,我二十两,很快便凑了一笔钱出来;不过,钱虽然不成问题了,可问题还是有的,这座“凯旋门”,搭在哪里好呢? 通衢大街,肯定不成。 官面儿上,就算搭什么“凯旋门”,也一定是中式的,拿这种西式的“拱券”摆到大街上,还说什么“法夷国门已为天朝所据”,“上头”一定会斥之为“胡闹”。 有人建议,海上也好,陆上也好,仗都是在南边儿打的,凯旋,自然也得从南边儿进北京城——那就将“凯旋门”搭在盆儿胡同吧!那儿靠南,意思对头,而且,偏僻的很,搭一座西式的“凯旋门”,也不碍官面儿上的啥事儿吧?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青玉狮子的乱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