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运之子(快穿)_分卷阅读9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0 (第3/4页)

烈了起来。

    面对如此“触目惊心”的现实,哪怕其余队伍的将士并未亲身经历孟晖的晚课,看向他的眼神也透着十足的敬重与期盼, 迫不及待想要被佛法洗礼一遍,缓解一路的疲劳压抑。

    为此,众将领商议一番,最终决定在汇合的这一日晚上,由孟晖与安国寺的僧人们举办一场法会。

    由于条件所限,法会的场地十分简陋,仅仅只是一座一人高的台子,但参与的人数却多得史无前例。孟晖与安国寺僧人们端坐台上,念诵经文,近万将士们安静无声的来、又安静无声的走,虽然被经文抚慰的时间并不算长,但也勉强算是蹭了蹭BUFF,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清早,三十万大军精神奕奕,酒足饭饱之后迅速奔赴战场。

    按照常理而言,数十万大军行军数千里到达目的地,必然会疲惫不堪、士气低落,需要休整好几天才能恢复战斗力。而在这个时候,正是最为危险、极容易被敌人伏击偷袭的阶段,需要时刻警惕敌军的探子。

    不过,这一次,在军队靠近最前线正与匈奴大军对峙的裕峡关时,太子下令射杀了一部分偷偷窥伺的匈奴斥候,却又仿佛不经意间留下了几条漏网之鱼。

    很显然,在得知朝廷兴兵三十万、奔赴边关的时候,匈奴人便时刻紧张警惕。

    倘若三十万大军修整完毕,再集合裕峡关原本的十数万守军,匈奴一方很快便会落于下风,而为了避免这样的结果,匈奴人有八成可能会关注大军动向,争取在援军恢复过来之前半路截杀、予以迎头痛击。

    ——而太子放过那几名匈奴斥候,便是为了将匈奴人偷袭的可能性从八成提升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