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8 (第3/4页)
墨之上。 在那篇檄文反响激烈后,“琼枝先生”再度出山,受各大报社杂志的邀请,撰写些关于战争、时事,激励人心的文章。 孟晖的文笔不怎么样,但他的逻辑思维却十分出众,再加上见多识广,笔下所指一针见血,对于时事的评判与未来的预见更是让人心悦诚服。 曾经的“琼枝先生”文采斐然,令人读之如痴如醉,而如今,“琼枝先生”却化繁为简,抛弃了言词的优美,更加注重对于事件本质的探讨剖析。 有的人说,活在歌舞升平的和平盛世之中的“琼枝先生”,是风花雪月、风流雅致的君子,以优美的诗篇教化民众;而在战争时代,他却褪去锦衣华服,化为坚毅勇猛的战士,以笔为刀,以墨诛心,字字句句如百万雄师,锋锐无匹,给予人无限的勇气与希望。 不过,更多的人却倾向于把“琼枝先生”分为两个人对待,毕竟“他们”的遣词造句与行文风格实在大相径庭,倘若将前期与后期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很难令人相信这是同一人所写。 于是,逐渐有传言说“琼枝先生”其实乃是夫妻二人,妻子细腻温柔,丈夫坚毅果敢,至于共用一个笔名,则是夫妻恩爱的闺房之乐——而这一猜测,也顺理成章的解释了为何前期的“琼枝先生”会这般关注女性的解放。 甚至,还有人考证说,那位曾经在文章署名中与“琼枝先生”相并列的“张笺茹”女士,便是“琼枝先生”的妻子。 意外听闻这种说法、甚至还被调侃为“竟然与琼枝先生的妻子同名同姓”的张笺茹:“………………………………” ——先是与自己的“儿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