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李筠叛乱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筠叛乱篇 (第4/6页)

其妹是柴荣妃子。李筠、赵匡胤两人同时盯上了他。李筠给他发了封邀请信:共举大业,逐鹿中原。赵匡胤给他派了一副官,郑州防御使荊罕儒去盯住杨庭璋。可杨一点没为妹夫出头之意。荊罕儒有些失望,只好上报赵匡胤。赵令杨入京述职。杨很淡定,接令后单车出了晋州。

    有一人单骑入了陕州。赵匡胤的政敌、原侍卫军步军指挥使、保义节度使袁彥现在陕州做土皇帝。史称此人凶悍嗜利,且缮甲兵,早有谋反之心。危急时刻,潘美再次挺身而出。北宋第一勇将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把袁彦亲自带回了开封,当众向新皇帝表示了臣服。赵匡胤大喜“潘美不杀袁彥,成我志矣”

    一人单骑摆平了一不安的军州,第二次完成危险任务的潘美真是监军中一模范。

    可下面这镇州监军就干得差强人意了。他叫陈思诲,给赵匡胤上了一密折:成德节度使郭崇威经常叫着前朝太祖名字哭鼻子,可能有反心。且镇州与契丹接壤,万一有事可能投靠契丹。应早做准备,以防万一。赵匡胤道“我素知郭崇威是知恩图报的人”可赵匡胤还是露出了小心眼:遣使侦之。这才符合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常理。再说李筠一哭,你就神经紧张。郭崇威一哭,你就认为是合理的。难道是瞧不起我们郭大帅的眼泪不成?估计是不想,也不敢动郭崇威。眼下全力对付李筠,其它的当然要安抚为上。不能让自己穷于应付。

    使者到了镇州,郭崇威才知一个人流泪也是有罪的。部下辛仲甫劝道“兵变,我们是第一个表态投诚的。我们军队调度也没什么违规的。朝廷虽欲加罪,亦无口实。使者一到,咱们好好招待,该送的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