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_第八十一章 拖延战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一章 拖延战术 (第3/5页)

船,都进入人工智能自行cao控的混战状态。

    从望远镜中,人们终于看到了敌方飞船的长相……

    普遍比较大个!

    最小的直径也有200多米,和“利维坦”差不多,这可能是对方,拥有可控核聚变后,曲速飞船的体积极限。毕竟曲率引擎,体积也不算小。

    这种圆球形的飞碟,引擎可以在环状轨道内随意滑动,而且材料受力均匀,拥有较高的机动性。

    理论上讲,飞碟,比流线型的“宇燕”更适合宇宙空间中的战斗。

    敌方最大的飞船,比“泰坦”甚至更大一些,正在源源不断地释放小型无人机……上方不停的闪光点,可能是被电磁炮击中的场景,也可能正在发射激光。

    对方的大型飞船,普遍采用了一种强力光芒的武器,频率不高,但杀伤能力极大。这种武器和激光又有些不同,因为激光通常来说是不发光的。

    根据科学家的猜测……是一种“离子炮”!

    “离子炮”,其实是电磁炮的一种变种,只不过喷射的弹药是高能质子,能实现99%以上的光速,实际上是一种接近光速的武器。

    从杀伤能力上讲,离子炮击中目标后,会发生显而易见的小规模氢核聚变,带来热量和大量亚原子辐射的共同冲击,比激光更加强大!

    这种武器的能耗巨大,相当于一台超级强大的粒子加速器,对于人类来说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也就“深空号”装载了几台。发射频率并不高,主要原因还是功率与散热的问题。

    还有各种奇怪的光晕在大型飞碟表面产生,发出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