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一章 闽国故事 (第5/6页)
:“我子皆愚懦,恐不足任后事,我死,愿公等择贤嗣立!” 诸将吏皆泣下道:“大王令嗣传瓘,素从征伐,仁孝有功,请以为嗣!” 镠乃召入传瓘,悉出印钥相授道:“将士推尔,尔宜善自守成,无忝所生!” 传瓘拜受印钥,起侍寝侧,镠又与语道:“世世子孙,当善事中国,就使中原易姓,亦毋失事大礼,切记勿忘!” 传瓘亦唯唯遵教,未几钱镠殁亡,享寿八十一岁。 传瓘为镠第五子,【《十国春秋》谓为第七子。】曾任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嗣位后改名元瓘。 高季昌出身低微,早年间曾是汴州富豪李让的家奴,李让被朱温收为养子后改名朱友让,高季昌便追随主人加入朱温的阵营。某日朱温在朱友让家中做客时,偶然看到了高季昌,见他相貌不凡,便知非寻常之辈,便令高季昌从军,并让朱友让收其为养子。就这样,高季昌不仅成了朱温的养孙,也由一介奴仆被提拔为牙将,命运自此迎来转机。 高季昌是朱温的养孙,以军功获封节度使。 高季昌在朱温军中因好谋武勇见称,曾因建言朱温讨伐李茂贞、破凤翔救唐昭宗有功,被授予“迎銮毅勇功臣”称号,迁宋州刺史。后来又追随朱温扫荡青州,累功升至颍州防御使,后梁建立后,朱温任命高季昌为荆南节度使,并授予他符节和斧钺。从此,出身奴仆的高季昌一跃而成为封疆大吏,跻身于诸侯之列。 经过多年的辛苦经营,荆南地区的人口开始繁衍,生产得以恢复,兵源、财源都得到补充,高季昌的势力也随之壮大起来。公元915年,高季昌被后梁末帝封为渤海王,9年后又被后唐明宗封为南平王,高季昌因避后唐庄宗祖父李国昌的讳,改名为高季兴。 唐师伐蜀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