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节大人物来了 (第4/5页)
不轨的岭南十一土王被斩首弃市,让那些心头尚存有侥幸,只为得到大笔赏赐做做样子的异族极为惶恐。 贞观四年五月初,有一位重要的人物来到了长安,整个长安城净水洒街,黄土垫道,就连这些日子已经到达建筑尾期的兴化坊工地都停工一天,这是天子正式出行的架势,已经有好些年没有这么干了,皇帝总说劳命伤财只为他一人,不是一个好皇帝该做的,如今却大张其事的进行,还下令,晚上可以张灯结彩,宵禁晚两个时辰。不由得让长安市民议论纷纷,不知因何如此。 好在没有迷惑多久,宫里传出了消息,高州总管,上柱国,吴国公冯盎进京陛见,房玄龄率百官于城外三十里迎候冯盎。而后,皇帝步行出宫,在宫门迎接这位在历史上为了民族大一统作出卓越贡献的冼夫人之孙。 云烨也认为冯盎一家接受怎样的礼遇都不算过份,隋末之时,这位骁勇善战的大将军已经控土两千里,超过了汉时的赵佗,有人劝他,趁着李唐立足未稳的机会,学赵佗自立为百越王,被这位极为睿智的大将军直言斥退。 “我世居南越,迄巳五代。作为岭南边疆大吏的,也只我一姓,子女钱财我都有了,人生富贵像我一样的也不多。我常常担忧的,是如何才能无愧于先人所创建的勋绩,怎敢擅自称王呢!” 贞观元年,冯盎曾经拒绝来朝,不消说,是被李二干的事情恶心着了,恼羞成怒的李二准备派江岭甲兵讨伐,被魏征劝住。 事实证明,魏征是对的,冯盎在最好的造反时节都没有反叛,怎么可能天下太平了才开始造反,为了让小心眼的李二放心,他的长子冯智戴入朝侍奉皇帝,如今就在书院里。 这家伙在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