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大型社死现场,许清宵入京 (第12/19页)
。 第一个肯定是要去安国公家中,毕竟安国公在朝堂帮了自己不少,无论出于任何目的,自己必须要过去感谢。 齐国公和信国公,早些日子已经邀请过,这次又发来请帖,也不可能不去。 至于李国公和徐国公,许清宵未曾接触任何,只是这次送来了帖子罢了。 大魏王朝一共有九位国公,抛开最开始的六公,后面的三位国公,都是跟随武帝北伐赢得的地位。 这三位国公分别是,卢国功,恒国公,越国公。 也是这三位没有给自己发来请帖,没有发来请帖许清宵倒不觉得不受尊重,反而这是常态。 再者若是真发来了请帖,同时被九位国公青睐,也不是一件好事。 别看都是武官,可武官也分细小势力,如今抱成一团为的是什么?为的不就是北伐吗? 毕竟盛世文官,乱世武将,若能北伐,他们也可以为后代子孙建立更多功勋,也可以让后代子孙去建立功勋。 自大魏建国初始,只有三个国公可以世袭罔替,可如今过了几百年,这三位国公后人全没了。 自此国公爵位,都不能世袭罔替,后代人层层递减。 武将爵位,靠的就是打仗,太平盛世那就是文官天下,所以这帮武将集合在一起,图谋的是什么? 北伐功勋罢了。 当然也有仇恨在其中,这一点不可否认,可更多的还是功勋,一旦儿孙有了功勋,老一辈的人也就可以安心走了。 最起码五代不会有任何差池,这也是为何武将们非要主张北伐的原因,涉及到他们的根本利益,哪怕明知道不适合北伐,可还是坚持。 但北伐能不能成,现在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自然武官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