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9章 谈婚论嫁 (第4/5页)
嫁里面了。” 他说的两处地产都是极好的,不是那种破败不堪的宅子,而是维护得很好的房产。两处加在一起,大约值个七八万缗的样子。 “另外,开封府城内还有我的十几处宅子和店铺,除了小潘园之外,还可以选一处十万左右的给十八做陪嫁。这样十七八万缗就差不多了,余下的就给现钱吧。” 三十万缗的巨资,在潘孝庵说来简直轻描淡写,在武好古听来也没太过激动。一个是十一世纪的“银行家”,一个是宋朝的“互联网巨头”,都是那种不在乎钱的主儿,三十万缗对他们俩来说,也就是中等意思吧。 这两家,说起来还真是门当户对啊! “十一哥,我能要城北厢的封丘门大街上的那处大库房吗?” 武好古这个时候突然插了句话,提出想要城北厢的一处地产。 “大库房?”潘孝庵想了想,“封丘门内的那个旧米仓?” 武好古想要的地方原是个米仓,并不是潘孝庵私人的产业,而是潘家金银绢帛交引铺的产业——是抵债资产,原本属于一家纲商(就是跑运输的商户),因为经营不善破了产,就把这处库房抵给潘家铺子了。 不过开封府的城北厢地段并不太好,特别是靠近封丘门的地段,那里不是兵营就是库房,商业不大繁荣,也没有豪宅市场。恁般大的一个米仓想要出手也不容易,于是就被出租给了几个米商,其实也收不到几个租金,因为现在很多商人都在开封府城外沿河的地方买了土地建了库房和手工工场。 “对,就是那个旧米仓。”武好古笑道,“能给十八做陪嫁吗?” “能啊。”潘孝庵问,“大郎,你是不是想在那里搞个刻印工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