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23】饥荒年代64(祝大家除夕阖家团圆) (第6/7页)
没关系,但也不能太贵,不然就没人买了。 天已经回暖,整日走街串巷,自然会看到孩子们,她家西瓜都是沙瓤的,把他们切成一块一块的,整整齐齐的摆放到玻璃缸里面,按照三分钱一块儿,五分钱两块的价格卖出去,这么大的西瓜,一块钱的成本,不说赚的多,起码能卖出两块钱的价格吧? 越是早出来的西瓜,卖的就越贵,贵的时候两毛五一斤,一个西瓜少说也得七八斤,十来斤吧,能花两三块买一个大西瓜的自然不缺钱,但缺钱的人家肯定比不缺钱的多,所以她这么一分开,孩子们买上一块尝尝味道,几分钱还是有人负担的起的。 除了西瓜之外,她还准备了苹果,她空间的苹果,又大又漂亮,甜甜脆脆的,可好吃了,而这个年代的苹果,初期零售价每斤0.47元,那种红香蕉苹果初期零售价每斤0.55元,叶欢把苹果按照4毛一斤给兄嫂,说咱家苹果好,卖6毛也是可行的,还每天免费送他们一个,让他们切开让人家免费品尝。 这个时候苹果还几毛钱一斤,到了1986年1月,北京市物价局规定,一等红香蕉苹果市场零售价每斤1.2元,国光苹果一等市场零售价每斤1.00元,看看,这就是物价上涨的过渡期了。 西瓜每天她就给一个,苹果给五斤,让他们慢慢卖,卖不完再给她。 兄嫂对于这每天挣三四十的生意很满意,还说京城人有钱,每天家里家外加起来五六百斤,居然都能卖完,当然更有动力了。 叶欢有空的时候,还会教他们做豆腐.乳.,还说晚上没事儿,可以去卖臭豆腐,臭豆腐要是做好了,可比卖豆腐挣钱。 “刚开始肯定很多人接受不了这个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