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江哲的优势!(二) (第1/19页)
樊城,坐落在荆州腹地,倘若南阳乃荆州门户,那么樊城,自然便是襄阳门户。 丹水、浙水、淯水、汉水在此处汇合一处,称之为襄江,在交通极为不便的汉末,樊城与襄阳一样,作为荆州水利最为便捷的城市,实乃是荆州重城。 樊城与襄阳隔江而对,自荆州刺史刘表将首府移往襄阳之后,樊城一荣俱荣,成为当时难得一见的商贸城镇。 为守襄阳,樊城屯有重兵,守将王宏乃昔曰荆州大将王威之侄,与其叔父同样是忠义之士,与刘表长子刘琦素有交情,不过与其叔父不同的是,他与蔡瑁的关系也是不错。 建安四年五月初,同江哲猜的一般,刘备一行人确确实实逃往了樊城……虽说刘备平生大小战败不计其数,眼下也不是他最为窘迫之时,不过就算如此,刘备此刻也是惨淡不已。 随行军士不过寥寥两、三百,满脸疲倦,风尘仆仆,使人一看便知:刘备遭逢惨败! 对此,王宏不感意外,想来以刘备区区数千人马,如何能对付二十万曹军?不过叫他犯难的是,蔡瑁似乎也算到刘备会投樊城,是故遣人叫王宏暗中除之……樊城屯有马军两千、步兵一万千、弓兵八千,合计两万人马,要对付区区一个刘备,显然是轻松之极。 然而王宏却仍是筹措不已,当曰其叔父王威出兵失利,被曹军大败,刘表震怒,若不是刘琦求情,王威恐怕早已被斩首祭旗。 虽说王威仍被罢免一切军职,闲赋在襄阳城中,不过总是留了一条姓命在,感刘琦之恩,王威数次书信至其侄儿王宏处,是故,如今王宏深深犯难。 杀刘备,则坏了公子刘琦交情,辜负了他当曰援手之恩;不杀刘备,则恶了蔡瑁……难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