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_第21章 科学家方以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章 科学家方以智 (第5/7页)

长得更高大。如果顶芽被摘,棉株必然矮小瘦弱,徐阁老的《农政全书》上都是这么说的。沈贤弟故有此问,莫非是宋长庚的《天工开物》上,另有奇说妙论?”

    沈树人轻摇折扇,随口揭开谜底:

    “方兄大才,反应果然很快。没错,棉花摘顶芽之后,虽会矮小,但水肥之力都往开花结桃上倾注,产出的花朵也更多。不摘心只是看着高大,养料都浪费在空长个子上、多些无用的秸秆而已。”

    沈树人本能就想到举这个例子,也是因为这个例子是《天工开物》上被吹得最有名的。

    他记得小时候看《十万个为什么》,里面就有引用介绍,说“农作物的顶端优势”是中国科学家宋应星最早发现的,比西方还早。

    方以智果然没听说过,一时觉得眼前这个不学无术的新朋友,在杂学方面竟比自己更强。

    他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那你怎知道是徐阁老对还是宋长庚对?”

    沈树人笑了,两手一摊:“我亲手试过啊,我们沈家在苏州,庄园千顷、海船百艘,苏绣丝茶、松江棉布,都是我家做得最大宗的生意。

    我当初一读到《天工开物》里这一段,就立刻让庄子里的家丁试了,当年果然多收了两三成棉花,生长期反而还缩短了。我家一年就靠这条多收了几万匹棉布的棉花,多赚了几千两银子,你说我的证据够不够铁?

    后来我推而广之,还发现其他农作,有不少可以触类旁通,套用宋长庚这个发现,把顶尖的芽掐了、不让秸秆一直长高,水肥养分就专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