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92 (第3/4页)
刘妃、禄大奎的郭槐、小玉楼的德王……密密麻麻,简直晃花了人眼! 无论来观戏还是看热闹的,都在门口指点评说,将荣升戏楼的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正哄闹间,就听后面由远及近,个响亮的声音遍遍的道:“广音科班多谢各位借过!” 稍微懂些个的,便推着旁边的人往两边站,让出了条道儿出来。 便有个年轻的小伙子穿着青色衣袍,下身是同色的练功扎脚裤子,带了溜儿和他同样装束的人过来。 小的十二岁,大的也不过十五六,排着队,个个精气神儿极好,身子挺拔着、整齐的走进了戏楼。 还没等有人问,就已经有人解释道:“那是广音科班的学生!每旬都要出来观场戏!今个儿晚上既然是这几位的戏,那更不用说了,必定有进益啊!肯定是要看的!” 那人语声兴奋,就如同他家开的科班似的! 便有人附和道:“这些个学生的座儿要是往外卖,还不晓得能多赚多少呢!可却喊了学徒来看,可见广音科班是个有志向的。” 在街角处,人有些寥落的站在那里,低声道:“伶人……并不低贱对么?” 旁边站着的人,时间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点上,伶人若要吃饭,就要练功不辍,这和士农工商并没有什么不同。” 此人正是文又卿,他此刻也顾不上徐碧箫了,想了想又道:“只是声色二字,伶人兼备。若有君子cao守,更或是家贫,观之也不过是偶尔安性自娱之举,”他语气转道:“然而世间人往往因权势豪奢,耽于声色,又有种伶人不愿吃苦、只愿讨巧,甘行下贱之事的,便将这行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