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 (第3/4页)
子。若没有贾母当日的器重放权,就不会有今日荣宁二府两位总管的威风显赫。若没有当日贾母恩典外放尚荣为良人,就不会有今日探花郎御街夸官平步青云。若没有贾母当日的顺水人情从中牵线,贵为从二品的清流高官林如海也不会对赖尚荣另眼相看,赖尚荣也不会有机会用自己的才学见识去赢得那些清流翰林们的亲睐,也就不会有入朝为官之后的顺风顺水,花花轿子人抬人。 更何况此番贾母认了赖大和赖二两人为义子,并为此摆酒席,宴请诸位功勋贵胄。甚至还开了宗祠表明赖家上下自此不再是奴籍身份,也避免了赖尚荣平步青云之后,很可能止步四品的尴尬境地。只此一举,对赖尚荣来说至少于官路上更有益处。更别提自此后随之而来的功勋人脉。 虽然赖瑾这个看过原著的异世孤魂明白赫赫扬扬的荣宁国公府最终将要烟消云散,土崩瓦解。但是时下众人并不知情,贾家众人也更不知情。因此在贾府如此威风显赫的时候,贾母为了子孙后代大计,不惜自降身份也要拉拢赖家一脉的豪气举动让所有人都为之振奋。 因为她的举动,虽说最终目的是为贾家拉拢一门正在发迹的寒门。但于赖家而言,却是凭空降下一场富贵,足以让他们少奋斗百十年,就这么直接走入了满京仕宦,豪门大族的视线。 可以想象,在这个士为知己者死的年代,贾母的慧眼识人大力提拔,绝对能得到赖家人竭尽全力的回报。 用一句戏文来表达赖家上下如今的心情,那一句“来生做牛做马当报还”绝不为过。 赖瑾窥着赖尚荣的神色,知道他一直对自己奴仆的身份耿耿于怀,方才多年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