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91章 整编(三) (第2/5页)
。 赵昺对此颇有微词,甚至十分反感。如今国难当头,资金紧张。耗费大量钱粮养这么多的闲人,他认为根本没有必要,也太过奢侈,会带坏府中上下的风气。而重要的是逃跑时带着一帮打不能打,跑步能跑的‘闲人’。还得带着大批的坛坛罐罐,那能跑得了吗?届时是顾自己还是顾他们,因而赵昺要将他们尽数裁减,树立勤俭节约的榜样,可却被应节严和邓光荐劝阻了。 邓光荐以为这些仪卫的设置是事关礼仪。尤其是皇家更应做出典范,不仅要体现在大典和祭祀上,更应渗透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当中,借以使个体各自的位与德,也是人们谨守各自的职分与修养德业的根据,而礼正可通过尊卑上下原则来使社会中的众多个体各安其分的。而王府中如此也是礼仪的需要。绝不可裁减、废弃。 邓光荐的理由赵昺当然不能认可,如今到了国破家亡的时候还讲究个屁。当初他们从临安出逃的时候,身边的人都跑丢了,还是国舅杨亮节背着他们在山里转了十多天才脱险,那时候一个个饥肠辘辘,有口饭吃就不错了,且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也没见谁还讲礼仪。而泉州血夜时,那些宗子们都被蒲寿庚和田真子给剁了。他们难道就忘了上下之别,君臣之礼啦! 应节严却比邓光荐看的明白,殿下这孩子是满脑袋的奇谈怪论,尤其讲究实用。根本不在乎那些虚礼,不能跟他将大道理,而应从侧面迂回。他说所谓主上,就是cao着下属进退存亡的人。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下属的发展,所以主上都应有一定的威信。威,即威严也。但是。主上制造威严也需用术,一方面既要营造平易近人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严而有威,以防止下属‘近之则不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