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2章 (第2/3页)
“林小子他们还能害咱们不成,我家几斤稻种买两匹油布就够,林小子现在替我家记上,别给漏了。” “稻种放密一点能少买一些,当家的你赶紧算算,咱家的要买多少才够。” “我家的地一匹就够了,给我也记上……” 觉得不靠谱想观望的人也由不得多想了,别到时候家家都有好收成就自己家成笑话,最后村里有水田的每户都买了油布。 挑选优良稻种用油布避灾害,加上前期肥田和后期打理,虽然不能达到后世亩产上千斤的收成,但比现在高是肯定的。 没见识过的事大家会犹豫这无可厚非,要让村民甘愿响应其实可以等这批作物收成,到时候会更有说服力。 不过吃饭要趁早打铁要趁热,这事宜早不宜迟,耕种后的变动和施肥这些都要靠大家配合,上半年适应了下半年的收成应该能更上一层。 – 李家原本打算送壮子去乡里的私塾,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决定送他去镇上的私塾念书。 私塾先生是名老秀才,在镇上很有名望,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愿意接收乡下的孩子。 不过学生都要住在私塾,每月逢十才能休假回家,李二泉在镇上做工,最近买了牛车接送都挺方便。 石头石块都是该上学的年纪,蒋辽和廉长林以前就商谈好,开年后让他们和壮子一起念书。 进私塾要有户籍,入户廉长林家理应随他的姓,蒋辽却不赞成,廉长林以后要娶妻生子,随他姓总归不太好。 和石头石块说完,蒋辽最后道:“你们愿意的话,以后就跟我姓。” 廉长林开始没想明白他为什么反对,之后知道蒋辽是为他着想。 他对这些其实无所谓,然后一想,蒋辽没考虑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