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5章 我的墓志铭:明相国朱子玄行状 (第4/4页)
正如果能崛起,仍然会把具体的政策继承下去的。对这点,他心里有数的很。 几番提笔,最后写了一篇很短的行状,权当墓志铭了—— “明相国朱墨者,字子玄,初为清虚观道人,性超脱,好奇计。尝云游京师,兴之所至,充翰林院供奉学士。公雅擅青词,先帝每善之。三十九年,公哀百姓苍生,乃谏先帝行重典、振衰世,语皆在《运朝疏》,其旨则治乱之由、革命之道,将使尧舜大道复现于世。先帝深然之,以为布衣卿相,主变法江南。 公于诸般大政,皆变通无碍,百姓大益。又逼和俺答于草川,建封贡州,边郡赖以安。时人每称之,以为管仲卫鞅之属。而公之变法,每以百姓庶民为依归,缙绅亟恶之,倡言朱墨者秦墨也,乱圣人之制,当车裂以儆后世。嘉靖三十九年末,公蒙冤系狱,有劝之去国者,公每曰:吾与民同生死。又自撰行状,曰:后五百年当有知我者。四十年初,公殁,时人哀之。” 这几天不知看了多少遍, 朱墨觉得也就只能这样了,说多了,也没有人听得懂,反正五百年后自己的冤情肯定会昭雪就是了。 这日, 昏睡之中,吕坤又来看望,朱墨将行状付之,道:“老吕啊,吾身后之事,还望你多劳心,有尸也罢、无尸也好,他日任选一处青山,刻此状为铭,也好让后人知道大明曾有我这号人……” 吕坤这几天也被空前的舆论浪潮吓坏了,连带他也被所有同僚所排挤,而各种传言,的确已经在说朱墨将被车裂…… 他想起大同的事,眼泪不禁哗哗而落,道:“子玄兄,吾一定会将你的所作所为全都记下来,待世道稍清,就刊刻于世……呜呜呜……”应无物的大明:从1566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