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为王_第四卷 锦衣都督 第二百三十四章 道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卷 锦衣都督 第二百三十四章 道别 (第2/5页)

你知道他们养了多少佐属官吏和书办?”

    “我当时在啊……”年锡之觉得徐穆尘已经激动的糊涂了,于是想了一想,用不确定的声音答道:“好多人吧?”

    “是十一名佐杂官员,书办四百一十五人。”徐穆尘冷然答道:“大人说,为了这几两的税银,大明要养活四百多人,而且地方官府也觉得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为收的税银归朝廷,但养活官员和书办的银子却要他们来出。所以地方上不发钱,而这些书办还有皂隶的钱哪儿来?”

    “当然是压迫商人。”

    “如果是瓷器或是生丝商人还好了,他们利润大。”徐穆尘还是用刚刚那种语调接着道:“大人说,地方官府都是在白米,蔬菜,猪羊rou这些短途的物品上打主意,因为这些东西运调急迫,所以一时为难,就会乖乖把钱交出来。”

    “大人还说从南直隶一年运四百万石粮到京师,京城文武官员并官兵都仰赖漕运米粮,虽然平均下来一人一年不过一石,但一年有三百八十多万石米发放在京师。而十二万运军和十一万艘船由南至北,他们除了运至京师,还有一部份协运到别省,或是直接送到边关。从起始的地方运到京师或边关,一路上要过二百多个税关,淮安关也有好几百人要养呢。对了,大人还说,虽然设了这么多税关,但一年的商税收上来连养活书办都不够啊。”

    “所以大人说了,大明上下对收商税都不上心,而且收税是与民争利,所以士大夫亦不屑为之。”

    “但皂隶和书办却上下其手,每年收取的规费是正经商税的几百倍。”

    “大人还说崇文门税关最肥,但落在太监手中,但他们一年只要向宫里交五千两银子就可以了,剩下来的他们均分。”

    徐穆尘仰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