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_第237章 湖广的农业实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7章 湖广的农业实力 (第3/4页)

海,吃海运的粮,还要更多的运输成本。

    这就是大运河的必然,既运送粮食,又让沿途各地繁荣。

    “湖广熟,天下足”,就是这个时期的真实写照。

    “江南熟,天下足”已成为过去式,却也是一件好事。

    江南的产业红利、贸易活跃、海外白银,带来了古代史上最繁华的江南。也是晚明人才辈出、思想活跃、技术迭起、科学启蒙的经济基础。

    晚明,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好的地方说完了,坏的地方已经悄然到来。

    虽然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在六年后出现,但现在不分南北,粮食价格已经渐渐高昂。

    在河南种小麦的区域,芝麻、蔬菜等依旧是点缀,粮田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更不用说再靠南,水源充沛适合种水稻的地方了。

    粮食真是最核心问题之一啊,这个时代可没有土地被撂荒,中原与湖广能种地的地方都种了,可依旧不够吃。

    不光是人多地少的问题,要立刻提高农业生产力,否则轮回周期率的问题就大了。

    记得徐光启已经在开始总结天下农政了,涉猎非常广泛,还从福建搞了番薯在上海的老家一带试种。

    《农政全书》可以早些问世,自己也要借魏忠贤的权势,将番薯、玉米和土豆加快筛选、适应和推广。

    南阳府这段路一切平静。

    洛阳那边的福王也没派人追过来,看来这位万历最宠爱的儿子,知道天启对他会有防范啊,其实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