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1 (第4/4页)
动冲击的大小,而是直奔着叔叔婶婶来的。 果然过了几天,组织里的人来了,就敲开大红门,李爷爷把门打开一道小缝,问他找谁。组织里的人就说,找王菊。 李爷爷就故作镇定地大喊,老婆子,有人找。 那个被掉包的姥姥,就颤颤巍巍地出来了,说您找我? 组织里的人就说,你是王菊不? 对对对,俺就是。 那人一听就皱眉头,拿出一份资料,说看看这是不是你。 姥姥装模作样地看了一会儿,说俺不识字,看不懂。 那人的眉头皱得更死,就不耐烦道,你出身是不是地主? 姥姥一听就“懵”了,赶忙说您是不是搞错了,俺家三代贫农,以前还给地主婆打短工,俺二哥还是个烈士! 组织里的人一听,我的了个娘,这个叫“王菊”的老太太,简直是正得不能再正的根儿,红得不能再红的苗儿!贫农不说,还打过短工;短工不说,人家还有个烈士!这个颤巍巍的老太太,也不像是撒谎啊,他娘的难道告密的那个人是公报私仇?害得我白跑一趟!于是就不明不白地走了。 于是这样,李家人就逃过一劫。 这件事就悄无声息地发生在礼拜一的上午,李言笑和我说这个故事的时候,一脸笑容,但我知道他是装出来的轻松,毕竟奶奶也杳无音讯了。 后来我们才知道,李奶奶患了癌症,客死异乡,连人都没找到。这个“掉包计”,成为了李家人做的最聪明、也最糊涂的一件事。 这也是后话了。 十五 我已经在学校上了两个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