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4 (第4/4页)
的。” 众人异口同声赞道名师出高徒,并说:“这么讲来,原老板算是商老板的师伯啦!” 商细蕊一愣,马上就明白了。亏他跟着姚熹芙学了两年的戏,居然不知道姚熹芙是原小荻的师妹,他和原小荻还有这渊源呢! “这一层从没听姚师父说起过。大概因为我是她口盟的徒弟,师门子弟有几许人,没必要与我作交代。” 在场有几位老人脸色微妙地变化了一下,笑道:“姚老板脾气豪爽,话头也多,不是存心不与你讲的。她当年在北平,那是了不得的一号人物,愣在京戏堆里把昆曲唱红了!比她师兄还强些!后来也因为师门纠葛,一赌气丢下一摊子事儿跑去平阳了。” 这一个“也”字用得同样微妙。商细蕊心眼儿粗,没留意就过去了。有听出来的,暗暗打量一眼商细蕊,心想姚熹芙原来也是和师兄师弟恋爱受挫出走的,他们一对师徒除了唱腔,这个事也一脉相承了。 董翰林笑道:“那几年也真奇了怪,几大名角儿轮番跑去平阳那个小地方走xue,平阳是旱灾连着兵灾,跑去那里干嘛呢?” 亏得几大名角轮番跑去平阳亮相,商细蕊才有一个偷师学艺的机会。名角儿们冥冥之中似乎就是为了成就一个商细蕊,才有志一同地汇聚到平阳去的。 董翰林这时铺开了纸张准备作两笔诗词,商细蕊熟练地取过墨锭来研磨,看来是做过很多次了,自己长了眼色,根本不用人嘱咐。而这班文人们肯让戏子伺候笔墨,足见得对商细蕊是多么钟爱了。商细蕊低头磨着墨,道:“昆曲几百年的底子,我不信京城就找不出一个好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