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佑明_第一百一十七章 谋在将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 谋在将来 (第4/5页)

。”

    金学曾这时回了一句道。

    叶梦熊跟着点头,且道:“还可以以剿贼为由用兵于倭国。谁也不清楚,王直之残余有没有在倭国兴风作浪,而欲再图我东南乃至整个社稷?只要不是灭倭,也就说不上是征倭。”

    “以子鲁之见,派兵去倭国,给朝廷预计能增加多少国帑?”

    方逢时这时又问道。

    金学曾回道:“这个具体多少,下官倒也不清楚,但是据下官所知,光是倭国石见银山就岁产白银百万两。遑论,倭寇各藩有不少粮食在岁入十万石以上的。”

    方逢时听后倒吸一口凉气,喃喃念了四个字:“石见银山。”

    接着,方逢时就道:“这么说,只要派兵不在十万以上,就两三万水陆大军,乃至一开始只派数千百战精兵去,一旦成功,其利明显是甚为可观的!”

    “且若真的成功,将来或许至少能保证给朝廷增加百万两以上的官利!”

    “作战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非只是权衡利弊。”

    “虽然我大明如今能战倭寇之精锐不少,但西南、西北、乃至东北都得有强兵驻守,一旦真要抽调数千精锐渡海,而若因天时不战而全军覆没,损失的可不仅仅是几千百战精锐,很可能影响的会是整个国运。”

    ….俞大猷这时说了起来。

    作为亲历战阵的百战老将,他明显比金学曾这些文官,在对待战争的启动上,反而更慎重一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