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霞瓷生_分卷阅读9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98 (第4/4页)

等。而且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还要考问军事策略,“先之以武艺,次之以谋略”说白了,就是武艺过了,谋略决定你坐在哪个位置上。

    天梁国的武官职位多半由世荫承袭,象唐博远连雨泽就是世荫承袭就不需要参加武举考试,其余大部份由行伍逐步提拔起来的,武举选将只是个补充形式。

    武举各级考试,通常每三年举行一次,每科录取人数也有定额。但常科以外,还时常增设所谓“恩科”,常额以外,也增加一点“恩额”。

    这类“恩科”、“恩额”都由皇帝直接掌握。无非笼络人心,吸收更多的武勇人士为统治者效命。宋锦瑜没有经过武乡试,要参加五日后的武会试,只能从特殊通道得到“恩额”,故他请求皇帝特许。

    实际上天梁国的皇帝早就注意到科举文武分途不利于造就兼备人材的问题,所以允许学子既考文举又考武举,认为:“如此则各得展其所学,文武两途,皆得真才矣。”

    然而天梁国建国至今,文武交叉考试者寥寥无几。文武各成畛域而壁垒森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文人不武,武人不文,文武兼长的人材也就越来越少。文武分途的考试制度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材,却很难造就出允文允武的博通人材。

    这原因从学子那能得到很好的解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文善武要达到顶端很难,而且经济上负担很重,束修和学武的费用非常大,一般家庭其中一样都难以应付,而且这时代没有计划生育,又非一夫一妻,一个家庭往往不止一个孩子,本来可以培养两个人的费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