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3 (第3/4页)
他脑筋不错,还在私塾里读了两年书,问了农场里的其他人,了解了一些具体情况,便把刘疙瘩和另外两个老兵都提拔做了农场的管事。刘疙瘩主管养殖,另外两个老兵分管种植。这些老兵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干活的人按照十几个人一组的分班,干活的时候也分片区,哪个班的活做得好做得很快,就能得到一定的奖励,有时是奖金,有时是一些粮食和rou。那些在农场里干活的俄国人也参与到了竞争之中,十次里倒是有三四次是他们赢得胜利。 被老毛子赢了,这些老兵自然不服气,干活更是卖力,再加上一台拖拉机,不到两个月时间,便将李谨言买下的几千亩土地开垦出一大半,连被请到农场做“技术指导”的老农都竖大拇指:“这些可都是干活的好把式!尤其是那些老毛子,两个就能顶得上一头牛!” 李谨言不得不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才是真正无穷的!征求几个管事的意见之后,针对奖励出台了具体的规则,前三名都有钱拿,于是乎,农场里的人工作热情更高,颇有将土地开垦到底的气势。 不过土地是死的,想怎么翻就怎么翻,猪却是活的,就算一天照五遍的喂,也不可能一夜跟吹气球似的长大出栏。 况且,农场里养的都是黑毛猪,成长速度慢,个头也比不上后世的大白猪。和国外买猪的计划,再一次被李三少提上了行程。 不过首先要解决的,还是两个厂子的原料问题。 “只要成本不超过价格,就得保证罐头厂和家化厂的原料供应。”李谨言拍板,马上派人去收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