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4 (第2/4页)
榨油厂等粮食加工厂,自发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农业经济区。 这些农场和工厂仿佛吞金兽一般的大量吸收本地和外省的劳动力,外省移民如潮水般涌入北六省,关北火车站每天人满为患,走在路上,还能看到不少或挑着行李担子拖家带口,或只身一人朝关北方向去的外省人。 北方有名的特地为此撰文,上海等地的报纸也纷纷转载,连一些租界里的外国报纸都开始关注北六省大量吸收外省移民的情况。偶尔还有记者对走在路上的行人拍照,火花和白烟常会让这些赶路的人吓一跳。 无论报纸上是褒是贬,李谨言也好,其他人也罢,大多对此一笑置之。 在报纸上说出个花又能怎么样?被人说居心叵测又能怎么样?他们该赚钱的赚钱,该找活干的找活干,谁也碍不着谁。 随移民潮涌入的不只是华夏人,连一些生活在西伯利亚的俄罗斯人也跑过了边境线。他们大多来自靠近外蒙的伊尔库茨克等地,其中的某些人给李谨言带来了一个重要消息。 煤矿。 “尊贵的老爷,我向上帝发誓,我说的一切都是真的!在严寒的冬季,我们就是靠燃烧这些煤才能活下来。” 李谨言仔细的询问过那几个人,希望从他们嘴里得到关于这个煤矿更详细的情况。当他问到这个煤矿是否已经有人开采时,得到的答案却是否定的。 “我发誓,我的父亲和祖父都生活在伊尔库茨克,这里的煤矿很早就有人发现,但是一直没有人来开采。贵族老爷和那些犹太商人都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