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出笼记 第81节 (第4/7页)
。 在神京的阁老们看来,在财事上,有了这二十年,可以稳坐钓鱼台。战略上就用不着着急了,完全可以等着欧陆的危机先爆发,神州跟在后面渔利,于国大利。 但是他们有他们的韬略,卫铿有卫铿的原则。他们的劝说只是让卫铿进一步深化了自己对原则的看法。 …… 在经略部蟒袍皇室回去后。 卫铿站在了大厅中,脚下的玻璃板下方,投射着转动的五洲七洋。 这些来劝自己的人,说的没错,在全球经济都是增量超发的情况下,就是看各大工业国谁率先撑不住。启动军先模式,来解决流民率增多后的国基不稳。 主世界的第二次全球冲突中,新大陆之所以能赢,也就是因为其能撑到最后,欧陆率先战火重燃,扰乱了英法老牌殖民强国回血的计划。 而当下的这个位面也是如此。随着卫铿这二十年来的国储积累,理论上神州手上握着一张能在大战中最后下场的王牌! 而这张王牌是否能打? 也正如神京诸公们,啼血书信中的恳言:“国之兴衰,卫公一念之间。” 然而就算软话说到此,卫铿仍然是不愿意做主,将内阁定下的国策受阻。 世人皆笑,西北卫氏优柔寡断,不愿意舍小得大。但是卫铿内心其实也在犹豫,要不要这么狠。这个狠,不是舍不舍得神州以西的财货,而是要不要舍得,神州东部的数百,上千万条性命。 在内阁看来,战火肆虐神州,那么本土伤亡至少是三四千万。如果舍了西北的恒产,那么能让神州至少少死两千万。如果用上了得当的将军,那么一路平推,带上朝贡国的死伤也不可能超千万。 卫铿当然知道,大战能最后下场,那么战火在本土破坏力就会大大减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