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一章 陆垚的策略 (第7/10页)
超过了为国家的忧虑,在报效君主和立身处世两个方面都有过失。” 元丰三年(1080年),“元丰改制”施行,富弼被任命为开府仪同三司。同年,前宰相王尧臣之子王同老上书朝廷说:“先父(王尧臣)任参知政事时,正当仁宗服药,曾经与富弼和文彦博商议立皇储之事,正巧第二天仁宗病愈,此事就作罢。”神宗向文彦博确认后方得知实情。神宗嘉奖富弼不自夸功劳,授他为司徒,并升其子富绍京为阁门祗候。 元丰六年闰六月二十二日,富弼在洛阳的家中去世,终年八十岁。亲手封存遗奏,让他的儿子富绍庭献给朝廷,其内容大致为: 陛下即位的时候,正是邪臣采纳进言任命官员的时候,听受不适宜,致使陛下失聪误明,逐渐养成祸患。如今上自辅臣,下到士人,都害怕祸乱图谋利益,长久以来成了一种败坏的风气,忠诚正直之言,不能再让陛下听到。臣下年老害病将要死了,还有什么要求呢?只是不忍心陛下辜负圣明,于是倾尽肝胆,希望陛下哀惜怜悯愚臣,对愚臣之议加以采纳。去年永乐之役,兵民死亡数十万人。如今久戍不止,难道能讳言过失,由于失败感到耻辱而不考虑挽救当时的祸患吗?天地是最仁慈的,难道会和羌夷较量曲直胜负吗?希望归还侵占的土地,停止战争让老百姓得到休息,让关、陕之间,慢慢地产生生机。加上陕西又设置保甲,修葺教场,州县都实行,势头犹如星星之火形成燎燃之势,人人都惶恐害怕,很难再任用,还不如罢免停止来怀柔安抚。臣下所陈述的事情,都是对于国事的济助立竿见影的。至于最重要的道理,则在于圣人的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