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一份产业:农贸市场包子摊 (第4/6页)
尤其那些笼屉,都是定做的,比咱本地的笼屉大一圈,还有蒸包子的方便灶,都买不到啊。 要是把这套东西拿回来,八百块钱。其他的还有锅碗瓢盆,桌椅碗筷,这不都是钱啊!我算了算,兜里没有五千块钱,这买卖做不起来。” 五千块钱可不是小数,不过和兑饭店的四万相比还是不多的。 柳鹏程想了想问:“你钱不够?” 大凯点点头:“我手里有两千多,这还是师父走的时候塞给我五百块钱。 这次回来本来想找家里借三千,可是我嫂子不大乐意,我就没往深了说。你也知道我家也分了家,钱这东西,人家借了是恩情,不借是本分。 我看看年后要是还张罗不着钱,就去山东找我师父去了,师父前几天和我通电话的时候,说他那正好缺人。” 山东就是这个时候开始经济崛起,这点柳鹏程当然知道,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希望自己的小伙伴去当弄潮儿。 不希望小伙伴背井离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个包子铺在柳鹏程的心目中也是一个发财的机会。 上辈子的时候柳鹏程正在自己母亲上班的医院住院养伤,当然没有见到儿时的伙伴,等他出院来姥姥家的时候,大凯早就奔了山东了。 柳鹏程想了想,农贸大市场实际上一直是山边县的一张名片,一直到他重生的时候都红红火火。在里面开个包子摊子几乎没有任何风险。 更何况当初大凯的师父就是从大市场的包子摊做起来的,这相当于是有客源基础,而且投资也不大,每个月甚至每天都能产生利润。 这些钱不一定很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