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慕林 第360节 (第2/16页)
来,对平民百姓过冬也是有好处的。北方的冬天真的很冷,棉花的价格却不见得便宜。相比之下,现在的羊毛真不值什么钱。倘若让百姓知道这东西除了用来做毯子,也可以制成毛线衣穿在身上取暖,他们又怎会不乐意? 谢慕林觉得,织毛衣明明不是什么复杂的技术,哪怕各种花样难织些,最简单的平针法,难道不是稍稍研究一下就能学会的吗?这个时代的女性连复杂的刺绣技艺都能熟练掌握,擅长织布的妇女也有很多,怎么可能学不会织毛衣?顶多就是织得不如燕王那件袍子漂亮,但毛衣嘛,穿在外套下面,织得丑一点又能如何?够暖和就行了!现在用的毛线,可都是货真价实的羊毛线呢!之所以闹到要失传的地步,还不是因为它主要是在上层阶级里流传?!掌握这门技艺的织工太少了,有些人还会有敝帚自珍的想法,企图把它当成独家技艺,只在小家里传承,于是哪天懂技术的人意外身亡,传承就断绝了。 谢慕林怀疑当初太宗皇帝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了,一时顾不上织毛衣技术传播这种小事。他本身又是个男人,懂得织,能把技术教给宫廷织工,已经很了不起了,其他的事情他是顾不上的!只要他自己冬天能穿得上毛衣,需要给身边人安排时,内务府随时有供应,他多半就不会关心别的了。所以他那位叛逆的儿子建文帝一朝上位,记恨父亲差一点儿就把他废了,索性全盘推翻了父亲生前的政策,连带那些有用的技术也都束之高阁。 也就是水泥这种用途广泛传播力又大的实用技术,才得到了北方边军的力保。无论皇室是什么态度,只要建文帝没有厚脸皮到公然禁止任何人使用他老子生前推广的技术,边军就只当不知道,代代延用水泥建筑军事防线。而毛线编织技术也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