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8章 (第3/4页)
一处写着:‘兰溪村一户姓覃的人家,于一八四六年从枝江引进铧犁工具。’当时我想,铧是铁制品,极有可能不存在了,但犁是木料制作的,如不出意外,应该还在使用。第二天,我与县农业科一个干部去了这个村,没想到,我们很顺利地找到这户人家。 我们走进这家院子时,有个老人正在院坝里磨镰刀。我问这老人:‘你家的先祖,是不是在一八四六年从外地购买了犁和铧的。’ 老人听了,连忙说:‘是买了的。’ 我对他说明了来意,问犁在哪里。他朝阶沿上指了指。我们朝那里望去,只见阶沿的墙壁上挂着一张木犁。我们走过去,仔细观看这张犁,见犁许多地方都用秃了,的确有些年代。我问老人:‘这张犁现在还在使用吗?’ 老人说:‘还在用呢。’ 我们便进屋,跟老人的儿子商量,说出钱租下这张木犁。这当家的答应了。” 杜书记听完赵彬的话,说:“能找到这么久年代的犁,不容易。” 杜书记接着对赵彬和周彪说:“犁这个工具,本来也很原始,但比锄头垦田效率还是要高许多。我们要通过这次展览,推广牛耕,逐步缩小广种薄收的农作方式。” 周彪和赵彬认同的点了点头。 三人又往前走,赵彬边走边解说,走到中间段,赵彬指着墙上悬挂的一幅大照片,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