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 桑弘羊(1) (第2/5页)
元封元年,封禅泰山的路上,他就赏赐总计一百万匹布帛和数万万的五铢钱出去。 而这些开支,统统是大司农掏钱买单。 那么问题来了。 大司农衙门是怎么在不加田税情况下,做到满足国家军费开支和皇帝到处撒钱的?(汉代的田税和口赋是分开的,前者归大司农,后者属于少府收入,而少府的钱就是皇帝的私房钱要拿去修宫室、帝陵的,基本上有进无出……) 答案是宰肥羊! 文景以来,由于执政的黄老学派政治家奉行清静无为的理念,主张小政府大社会,愿意给人民自由决定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于是,天下工商业和手工业者迅速的兴盛和发展起来。 訾产累计数万万的巨贾,几乎每一个郡都有那么几个。 豪富的商贾们,如卓王孙、程郑婴,倾一地之人力,聚天下之财富,富比王侯。 也有势力庞大的高利贷商人,横行于天下,驱使成千上万的狗腿子,到处放贷收账。 但这些渣渣,却不肯交税,想尽办法,偷税漏税。 文景之时,国家懒得管他们。 任由他们逍遥快活。 但,等到了今上即位,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后,情况就变了。 执政者从压根就不关心百姓在家里面干什么(只要他们不犯法就好了)的黄老学派,变成了商贾的死敌,儒家和法家。 于是,一道告缗令之下,亡魂无数。 大量的手工业者和富商豪强,瞬间灰飞烟灭。 他们的财产、土地、生产资料,统统充公。 钱粮充入国库,房屋土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