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八节 恼羞成怒 (第4/8页)
甚至,只是简单的裹了一张席子,就抬入棺椁中。 入葬前,必须将他的头发散开,反过来遮住脸颊,以示无颜见祖宗与历代先王、先师于九泉之下。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更让人恐惧的是——郑全的坟茔,不敢起冢,只好由其子为其立碑做计,其墓碑铭曰:不忠之臣、故太子家令郑某之墓。 连名讳也不敢署,极有可能,等郑全之子这一代后,连他的名字也要消散在世界。 不会有人记得他,哪怕是他的直系子孙后代。 他唯一能显示存在的地方,就是史官笔下记录的那一笔:延和元年夏太子家令郑全有罪自杀。 而这就是春秋之诛! 不是刑罚,但却悬在所有士大夫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谷梁学派虽然不是公羊学派,但终究也是春秋学派。 《春秋》是他们共同的源头。 而史书之上,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孔子做《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是故,现在他们的内心真是纠结、矛盾、惭愧、羞愧等种种情绪糅杂在一起。 对于自身的羞愧和本身‘不忠’事实的耻辱,令他们心如刀割,而郑全、李循等人死后的凄惨模样和悲惨经历,则刺痛着他们。 并将他们的内心的耻辱、愤怒、恐惧和恐怖,糅合到一起。 最终变成了力量,变成了仇恨! “都怪你!”不止一个人压低了声音,用着血红的双眼,恶狠狠的看着那个站在殿中,被太子亲切的扶起来的侍中官身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