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_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 (第3/4页)

百姓,那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民风,转瞬之间消失无踪。

    与之相比的,则是儿宽的治理方式。

    儿宽当年担任左内史(现京兆尹)时,作为一个儒家大臣,他表现的根本不像历史上出现其他儒臣。

    他就任的第一天,不是去内史衙门上班。

    而是带着家臣和仆役,风尘仆仆的前往治下十二县巡查。

    他穿县过乡,去田间地头与乡中三老,地方名士以及官员交谈。

    询问他们地方的地理、环境、水土、风俗。

    整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他走访了治下的每一个乡亭。

    然后,他回到长安,立刻上书,请求开凿六辅渠。

    就这一件事情,他立刻收获了治下十二县的民心。

    不拘阶级、贫富,人人以为儿宽是西门豹一般的人物。

    儿宽当年究竟何等得民心?

    史书和原主的记忆,都明明白白的告诉了张越。

    据说,当年,国家对外用兵,军费吃紧,天子于是要求各地加紧征收赋税。

    儿宽却担心百姓生计,依然如往常一般,耐着性子,一个乡一个乡的收,以此确保百姓的负担在合理范围之内。

    于是,皇帝震怒,坊间有消息说,儿内史要被罢官了。

    消息传出去,整个左内史治下十二县百姓都激动了起来。

    几乎没有人组织,十二县的百姓就自发的挑着粮食,带着钱帛,来到了长安城,在左内史衙门门口排起长队。

    不过三天时间,整个左内史治下的赋税全部征收完毕。

    而且,无论是数量还是速度,全国第一。

    儿宽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