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九节 震撼(3) (第5/6页)
在当时,执政的黄老学派,对于重建尚书,也是无比热衷。 最终,经过不懈努力,在太宗朝时,国家发现了,在济南还存活了一位曾经学习并且依然记得《尚书》的老先生。 济南人伏生! 可是,这位老先生,是将尚书记在脑子里,靠着记忆强行记住的。 更麻烦的是,他所讲的语言是当世已经很少有人会说的齐国雅语。 太宗皇帝问遍朝野,也只找出了一个人会说这种古老的语言。 于是,就命此人前往济南,跟随伏生学习尚书,并将其记忆的尚书整理出来。 此人的名字叫晁错…… 于是,尚书得以重建。 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伏老先生只能记得二十八篇尚书。 剩下的,因为记忆缺失或者遗忘等缘故,再不能得。 只有一些篇章的名字,流传下来。 作为伏生的嫡系传人——欧阳高的父亲欧阳和伯先生,就是伏生的入室弟子。 欧阳高,记得每一篇失传的尚书名字。 《保训》正是失传诸篇之中最重要、最关键,同时也是最让人扼腕叹息的一篇。 因为,这一篇传说是文王临终,训诫武王的篇章! 对于尚书来说,这是一篇承上启下,有着重要意义的篇章。 它的缺失,甚至使得尚书变得不再完整! 而如今,在这里,在兰台居然有《保训》? 欧阳高觉得,这简直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惊喜! 他立刻跑过去,跟护犊子的母虎一般,将那简书从常思手里夺了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