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一节 布置工作 (第3/6页)
田了。 所以,他看着张越,有些感激。 只是,那伤寒疫病,依然让他恐惧。 以至于,刚刚出了玉堂大门,他就立刻拉着张越的手,压低了声音,问道:“张侍中,您真的有把握?” 张越看着他,呵呵的笑了笑。 对于如今的人们来说,伤寒是绝症,这是事实! 一旦感染伤寒疾病,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风寒感冒,也是有着巨大危险。 稍不注意或者体质稍微差一点,就可能发展成高烧、肺炎,进而导致呼吸系统衰竭。 一般来说,得了伤寒,只能听天由命。 挨过去就痊愈了,挨不过去就死。 大部分医生,对于伤寒病,也只能是开点安慰性质的药物。 或者用点姜汤,聊尽人事。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因为,到现在为止,医方卜噬,依然没有分家。 中医,在很多时候依然带着远古时代的印记。 这一点,哪怕是黄老学派的名宿,也不能例外。 甚至是号称最后的扁鹊的淳于意在世之时,在遇到一些无法用药的病例的时候,也只能跳大神,向神明祷告祈求。 但在三国时代,一位中医大家,改变了这一切。 张仲景和他的《伤寒杂病论》,将中医从巫、卜、医、噬之中分离了出来。 从此,中医走上了一条阴阳辩证,对症用药的道路。 而张仲景最重要的贡献,则是为中医开辟了治疗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伤寒疾病的道路。 更值得人们纪念的是这位中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