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二节 天子的难题(2) (第2/4页)
武侯、齐威王、秦孝公等先王先君们,皆是内抚百姓,外征敌国(夷狄)。 哪怕是秦始皇和当今这位,其实在文治方面,也是鲜有人能及。 旁的不说,书同文、车同轨的秦始皇和罢黩百家独尊儒术,实行盐铁官营,将郡县制贯彻到底的当今。 于诸夏的人民和士大夫们,对于君王和国家,有着异常苛刻的要求。 失道者,就会灭亡。 而生活在这片土地和成长在这个社会里的君王,哪怕再怎么残暴、昏庸、无能,有一个事情他们清清楚楚——四海穷困,天禄永终。 国家失道,神器易主。 夏桀自称自己是太阳神,结果,他的人民高呼着‘时日皆丧,吾与汝惧亡’,不惜与之同归于尽,也要干掉这个太阳神。 周厉王觉得自己很牛逼,不顾他的人民的意见,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又横征暴敛,虐待百姓,于是他就只能去彘地养老了。 是故,诸夏的帝国主义者的信条,从来都是内王外霸,内诸夏外夷狄。 就像诗经所言: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 君王天子的责任,就是要喂饱自己的子民,让他们吃饱肚子,不受饥寒。 对于这样的帝国主义,张越如何不喜欢? 只是,天子的要求,确实是有些为难。 但倒也不是太难解决。 “陛下……”张越抬头,看着天子,轻声问道:“陛下可曾听说掩耳盗铃这个典故?” “嗯?”天子听着,有些疑惑,问道:“卿此言何意?” “楼兰君臣可知其质子为廷尉加以蚕室之刑?”张越轻声问道。 “不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