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3章 (第2/3页)
把荀彧和郭嘉一起推上风口浪尖。 这是一封安排官职的奏章,曹cao请求:任命袁绍为太尉。荀彧为尚书令、兼侍中。荀攸为汝南太守、兼尚书、中军师。戏璕为左中郎将、左军师。钟繇为御史中丞、前军师。程昱为东中郎将……毛玠为右军师,董昭为洛阳令,满宠为许都令。 郭嘉为军师祭酒。 尚书令的俸禄只有一千石,但权利非常大,直接对皇帝负责,居中持重,总揽朝廷大权,相当于主宰许都政务的人。 侍中是二千石的清贵官职,通常由学识渊博的人、或者皇帝的宠臣担任。可以同时有很多个侍中,平常轮流伴驾,侍奉皇帝,皇帝出行,看哪个侍中比较顺眼,就让他同乘车舆,一起聊些掌故解闷。 让荀彧担任尚书令,总揽朝廷政务。同时兼任侍中,可以常常陪伴小皇帝。这就是曹cao的胸襟气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给荀彧更大的权利,给予他最大的信任。 混官场是要讲资历的,而荀彧今年只有二十九岁。 很多洛阳系的官员都不服气,凭什么让荀文若担任尚书令?哪怕他是颍阴荀氏的子弟,出身名门,雅量高致,也实在太年轻了一些,资历十分浅薄。 不过,小皇帝刘协很爽快地点头同意,因为除了荀彧,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更合适的人选。 关于这个尚书令的任命,曹cao和荀彧还有过一段不为人知的对话。 荀彧推辞:“彧资历太浅,岂能担此重任?不如……” 曹cao摆手止住荀彧的话,正色说:“许都朝廷新立,根基不稳。如果让洛阳系的官员担任尚书令,孤出征在外,被朝廷掣肘,耽误军机,如何是好?要是让明显偏向于孤的官员担任尚书令,陛下恐怕会寝食难安。所以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