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4章 (第2/3页)
给十六郎。” 是养子啊,还长得有点像奉孝,荀彧心中一片柔软。很快,他发现郭奕超黏人,郭嘉想把儿子接过去,郭奕赖在荀彧怀里,抓着他的衣襟不放。 静夜幽冷,灯火摇曳,博山炉中轻烟袅袅,香雾缭绕。 荀彧坐在书案前,阅读荀攸的来信。荀攸比他年长六岁,按辈份算是他的侄子。 自从上回长安一别,荀攸与何颙一同谋划行刺董卓,事发后,俩人一同入狱。这封信依然只字未提那段过往,荀彧想问又不敢开口,因为那必然是一段极其可怕的经历。 名满天下的何颙在狱中精神崩溃,忧惧自尽。没错,就是那个一句“颍川荀彧,王佐之器。”的评价,让荀彧一朝成名的士人领袖何颙。荀彧至今都不愿意相信,这个人会走得如此窝囊。 据说荀攸在狱中,言语饮食自若,一直到董卓被杀,他被释放,都没有表露出任何情绪,只是整个人更加沉默寡言,看上去比小时候更怯懦,更愚痴。但他分明是一个勇士,能让何颙崩溃自尽、让荀攸将喜怒哀乐都深深隐藏的事,究竟是什么事呢? 荀攸不说,荀彧也不敢问。 这封信上说,蜀中地险城坚,百姓生活殷实。荀攸谋了一个蜀郡太守的官职,准备去蜀中避乱。 那些想要躲避战乱的人,都是这么选择的,背井离乡,迁居去蜀中、荆州、徐州等相对安稳的地方。 天下大乱,去那些地方,又能苟安多久呢? 荀彧提笔给荀攸写回信,一字一句,都细细斟酌,生怕刺到侄子心底的隐痛。写到末尾,又附上一句:蜀道难行,多带一些护卫,若山贼盘踞,道路不通,可先来兖州,和我一起辅佐曹使君。 第49章 郭嘉随军出征的那段日子,荀彧牵肠挂肚,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