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93节 (第1/5页)
丛澜则不然。 她用的都是《a小调》,交出来的却是两张相似又各有侧重的答卷。 上一次全锦赛的时间太赶,在节目磨合上还有点问题,丛澜是拿着练了没多久的新编排上场的,当时侧重练习燕式巡场了,因为那个真的很不好把握。 其余的部分也不差,只是总没有做到最好。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她在训练间隙放松大脑的时候,对改编版本做了新的调整,晚上在意念空间里也跟编舞教练进行协商,加加减减的,完善了细节,删减了繁枝,留下了进阶版本的《a小调》改编2.0。 以不变的规尺步为第一个步法,变刃后再接规尺步,自此,她将又一版本的《a小调》送给了大家。 别的人还在上难度,丛澜想了想,跟于谨商量过后,还是按照上一次的跳跃编排,放了3lz3t、3f、3lo,没再做额外的变动。 以往,国内如果有女单放这样的配置,大家会觉得哇塞分数好高啊; 现在轮到了丛澜,只要没有3a,大家就觉着她这编排难度没上及格线。 他们想看漂漂亮亮的3a。 丛澜认为没有必要,这技术难度已经足够了。 她的3lz又高又远,跳起时压下去的深刃让人赞叹,跃起又落下,直接过了一个短边挡板的距离,漆在内侧的赞助品牌logo,默默地向观众展示了这个跳跃究竟有多远。 连上去的3t轻盈自在,脚下不磕不绊,节奏把握得刚刚好。 难度步法有六种,解说起来总是转三莫霍克外勾内勾等等,看上去总有在重复的无趣,实则不然。 内外刃、深浅刃、浮腿动作、转体、上肢舞蹈动作等等,这些都是可发挥的空间。 丛澜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