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三章 能源与教育展望 (第5/7页)
晚,这才没几年的功夫,根本就没有精力推广到黑龙江。 “本来我想着趁着手上有点钱,赶紧多办些学堂,照着癸卯学制来,可是,如今看这形势,这么办教育又嫌太缓。要是自定章程,却不知道怎么个定法,你我都不是行家。” 程德全热心于教育,想来鼓励民间办学,官学也多有捐助,可系统的全省大办学却还是有些犹疑,朝廷的办学纲领“癸卯学制”,还真的是不太靠谱,他这样的有识之士一下就能看的出。 1901年时 朝廷开始“停科举”、“设学堂”和“奖游学”,陆续颁布了兴学诏书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法令,包括重开京师大学堂;各省属府、厅、州、县书院均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大、中、小学堂;选派学生出洋留学等等。 1904年,朝廷审定颁发了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等重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对整个国家的学校教育系统、课程设置、教育行政机构及学校管理等都作了相当详细的规定。 它将学前教育的“蒙养院”划出学校系统之外,将从小学到大学后的整个学习过程划分为3段6级:初等教育段9年,分初等小学堂(5年)和高等小学堂(4年)2级;中等教育段5年,不分级;高等教育段7年,分高等学堂及平列的大学预科3年,大学堂3至4年,通儒院5年(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院)。 学制的制订与颁布,解决了各地兴学无章可依的矛盾,为新式学堂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可黑龙江的发展形势是爆发式的,根基又太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要是黑龙江不迅速想办法,只怕如今的发展就是空中楼阁,也忒不结实。 清未新政中的教育改革,本意在于顺应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