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三百一十三章 德国必胜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三章 德国必胜论 (第1/12页)

    如果让中国能够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来,实现向工业国的转变,那么这个国家将会很可怕,这是列强的共识。

    它拥有庞大的人口优势,拥有丰富的资源——至少这个时代都这么认为,煤铁完全能够满足自身的需求,庞大的国土如果全部用机械来耕作,能够产生庞大的粮食储备,即便这个国家的人口太多了些,但是战争对人口的消耗,以及战时管制,粮食并不会成为中国的软肋,光是中国东北的粮食生产,就能够养活大半个中国的人口。

    中国本来就是个原料产地,拥有工业体系之后,战争并不会使得经济有所损害,反而会刺激繁荣。

    药品、布匹、机械等等物资的供应,根本不是问题。

    如果德国介入中国的东北开发——据德国参谋部得知,美国正在帮助东北进行一项东北振兴计划,那么日俄两国将如坐针毡。

    太棒了,一个东北,就能牵制日俄两国,想想都令人兴奋。

    但是,只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东北的掌权者,必须是亲德派。

    列强国家维持清廷统治的共识是稳定的,同时也在寻找着代言人,英国看中了袁世凯,日本选择了全面撒网,既扶持革命党人,又拉拢中国的立宪派,美国则是希望凭借强大的资本攻势,让它在中国的利益万古长存。

    李安生有美国背景,这是公开的秘密,而且美国也需要这个契入点,挤进中国,制衡英日同盟。

    早年德皇就提出过,由德国、中国与美国结成同盟,由于清廷的犹豫,以及泄密,导致被日本从中破坏。

    现在李安生忽然提出需要德国扶持东北的工业计划,这是怎么回事?

    德皇并不太关注远东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