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三章 对民族工业的扶持 (第3/9页)
求新造船厂喝粥,他们喝点粥汤,也能乐上一阵。 朱志尧这些日子忙着跟一帮工程师研究燃油锅炉呢,江南造船厂的燃油锅炉厂以及舰炮厂、柴油机厂等都是独立运营的,朱志尧也在燃油锅炉厂入了一股,没别的,求新造船厂之前在燃油锅炉上的研究很有成果,为李安生所看重。 其实中国人的头脑很聪明,要不是工业基础薄弱,只怕民族工业早就发展了起来。 上海的许多小型机械厂都很有独到之处,比如几家研究内燃机的工厂很有独到之处。 有些技术甚至可以说领先世界,只是没有办法将他们变为资本,变为动力,就这么的消散、遗忘,很是遗憾。 李安生在江南造船厂的例子之下,提出了发展实业奖励,凡是在科研上有创新有成果的华人企业,都可以凭借这些技术获取科研补贴,以及税收优惠。 他也将积极帮助这些企业将有用的技术拿到国外去申请专利,并且给予贷款,提高信用评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也要将这些科技转化为动力才行,要给它们舞台,给他们用武之地。 李安生本来就在为了燃油锅炉以及蒸汽轮机发愁,这技术得到之后,多久才能自己制造出来,在功效与质量上达到德国水平。 可看到了上海几家民营机械厂的技术水平之后,他忽然有了信心。 甚至是柴油机的研发,他决定同时交给几家民营机械厂。 他甚至认为,上海的民族工业科技水平要超过日本,日本只是凭借着生丝与棉纺织品的出口,一个刚刚起步的工业国而已,根本就无法与人口基数大的中国相比。 当然,要是中国再不在教育上奋起直追,将来就要给日本超过,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