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以牙还牙 (第5/5页)
,好好的跟对方干一场。 呼伦贝尔的形势并不容乐观,沙俄当局咄咄逼人,俄国匪帮到处肆虐,俄商利用特权以及各种手段盘剥地方,俄国势力甚至在呼伦贝尔各地私自设置哨卡收取过路华商的费用,俄人四处私自采掘矿产,当地人对移民实边的抵触,当地民众生活困苦导致对朝廷统治离心离德。 不下猛药,哪里能够让呼伦贝尔迅速的回到正轨。 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为“旺盛的泉水”,1901年因中东铁路在此建成车站而得名,俄语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了“满洲里”。 宋小濂刚上任没多久,便提出要在满洲里设治,改名为胪滨,设府或者是直隶厅都可以,反正是不想听到满洲里这个带有俄罗斯味道的名字。 胪滨这个名称来源于胪朐河(今克鲁伦河),这条河汇入呼伦湖,倒是能够体现满洲里的特色。 只是,沙俄极力反对在满洲里设治,他们是想要彻底霸占满洲里这块宝地。 今年满洲里正式开设商埠,因是中东铁路进入“满洲”的首战,又地处欧亚大陆桥咽喉要地,沙俄称之为“亚洲之窗”,这个重要的商埠对沙俄的意义无比重大,故而在瑷珲吃了亏的沙俄立即着手在满洲里搞风搞雨。 李安生自然不会让老毛子如愿,他可是带着满手血腥来的,老毛子想要继续横行霸道,也要问问他的枪肯不肯。 在满洲里原先的铁路交涉局,李安生见到了沙俄又敬又怕的铁血派官员宋小濂。 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位传奇人物,平时的许多猜测与想象,似乎都有些对的上号呢。(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