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一百六十二章 能源猜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二章 能源猜想 (第6/10页)

磨着这个问题,无线电报技术并不复杂,是不是自己搞,而且多整几项新专利出来,完全可以抵消要支付给洋鬼子的无线电报专利费,甚至还能倒过来赚不少钱。

    对于后世强大的网络资料库来讲,这个时代的无线电报技术只是小儿科而已。

    早在1899年,就在广州督署、makou、前山、威远等要塞以及广海、宝壁、龙骧、江大、江巩等江防军舰上设立无线电机。

    1905年7月,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天津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购买了马可尼猝灭火花式无线电机,在南苑、保定、天津等处行营及部分军舰上装用,用无线电进行相互联系。

    不过这都是用于军用,倒是在前年,因广东琼州海缆中断,在琼州和徐闻两地设立了无线电机,在两地间开通了民用无线电通信,这是中国民用无线电通信之始。

    今年英商在上海英租界的汇中旅馆私设了一部无线电台,与海上船舶通报。后由朝廷购买下来,移装到上海电报总局内,这是上海地区最早的无线电台。

    就连上海这样的繁华都市,都没有普及无线电报,这里头大有可为啊。

    中国的远距离电报传输事业,要到1911年吧,不过西门子德律风公司的技术李安生可看不上眼。

    无线电报,电话,想到手头掌握着的许多新专利,李安生一阵jianian笑。

    有了方便的通讯,便捷的运输,这才是工商业繁荣的要领。

    同时,这也是经济的命脉,与这个时代的煤铁、军工、矿产等产业同样重要。

    黑龙江偏远了些,但是在通讯与运输上头超人一筹,就不用辛辛苦苦的成立各大协会,将许多能赚钱的技术打包卖给协会,希望通过这些赚钱门路来吸引全国绅商来到黑龙江发展实业并且定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