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三百五十章 轰炸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章 轰炸机 (第1/7页)

    李安生真的应该感谢德国的慷慨,不仅雪中送炭般的终于帮助东北的几家兵工厂实现了重炮制造,还免去了专利费。

    要知道,不管是仿造也好,直接使用对方的全部技术制造也好,只要用到一丁点的技术,就都要付专利费使用费。

    外国就是这样,哪怕是一支步枪,如果上头应有了多种技术,那么这些技术都要分开来支付专利。

    中国已经实现了在枪械弹药上的自主产权,甚至赶超了日本,在小口径火炮上也实现了自主产权,但是在重炮上头,技术还是不如德国本土,所以,既要寻求德国的工业援助,也要寻求减免专利使用费用。

    要知道,火炮生产,这专利费用也是一笔支出,只要不停的造,就要不停的支付。

    这次提供了“中成药”制造技术与合成氨升级技术,比如相关的联合制碱法之类,德国很是感受到了东北的真诚,也真诚回报,而且还回报不小。

    不仅是大笔的低息无抵押无折扣借款,还提供了大量的工业援助,光是专利费,将来等到技术革新,起码能够省下数亿两银子的费用,这次德国运过来的机械设备以及一些机床都是最高端的,过来的技术指导人员也是非常专业,让李安生的嘴都笑得合不拢。

    甚至,德国终于答应,向中国提供万吨水压机的技术,这自然也有中国已经拥有了5000吨水压机的熟练技术,但总归是欠了人家人情。

    德国人说得出做得到,有担当,当初德皇威廉二世答应李安生,只要能够牵制俄国部分兵力,损耗俄国国力,德国就愿意提供大笔的工业援助与借款,果然说到做到。

    比如,在中国最需要重炮的时候,克虏伯的技术人员终于给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没有重炮,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