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三百一十四章 首轮谈判就不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四章 首轮谈判就不爽 (第4/6页)

自关照,根本就没有人会对技术与设备向中国的输出而制造障碍。

    事实上,权倾一时的参谋总长小毛奇同样对李安生印象很好,他是个谨小慎微的人,为了施里芬计划,他简直就是竭精殚虑。

    如何避免两线作战,变成了最大的问题。

    如果能够光由奥匈帝国就能牵制被削弱的俄国,德国就能够集中力量对付西线,即便英国加入战争,也变得不那么可怕。

    如果无法迅速解决西线,那么德国也能够从容的通过攻克塞尔维亚,打通与奥斯曼帝国的生命线——如果奥斯曼帝国最终站到德意志帝国那一边的话。

    如果俄国不能成为威胁,又成功的拉拢了奥斯曼帝国,那么,德意志帝国的海军将能够在英国加入对德战争的情况下,不局限于北海,而是主动大规模的进入地中海,打通苏伊士运河。

    或者,战役集中到奥斯曼帝国,集中到美索不达米亚,这里更能发挥德军的战斗力,将德国本土通过铁路,与波斯湾出海口连接起来,甚至,直接攻击英国在印度等殖民地的核心部署。

    如此一来,德国的战略就全盘搞活,彻底的灵动了起来,或许李安生说的有道理,德国的财政经受不起长期持久战,但是只要能够将俄国从敌手名单上去掉,就能完全解除束缚。

    中国,如果能够强大一些,不是不能够拉拢,或许,能够成为盟友,开辟远东战场。

    带着确定性与试探性,小毛奇很是幸福,他迅速的向德皇提出了建议,加紧进行对这个整体战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